(资料图片)
什么叫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由泥沙、石块等松散碎屑物质和水组成的流体。泥石流与一般洪水不同,它暴发时,山谷雷鸣,地面震动,浓稠的流体或依着陡峻的山势,或沿峡谷深涧,前阻后拥,冲出山外,往往顷刻之间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
我国不少山区都发育有泥石流,但各地的叫法颇不一致:有些地方称“山洪”,西北地区称为“流泥、流石”或“山洪急流”,华北和东北山区称为“龙扒”、“水泡”或“石洪”,川滇山区称为“走龙”或“走蛟”,西藏地区则称为“冰川暴发”。
泥石流的种类及成因
常见的泥石流沟有2类,即沟道(谷)型泥石流沟和山坡型泥石流沟。
(1)沟道型泥石流沟
典型的沟道(谷)型泥石流流域,象一条头大腰细尾巴散开的金鱼一样。从上游到下游一般可分为三个区段。
流形成区:一般位于流域的上游区段,多为高山环抱的山间盆地(低地),呈漏斗状,形成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水源主要由此区段供给。这里滑坡、崩塌、岩锥等不良地质现象很发育,水土流失严重,山坡极不稳定。
泥石流流通区:一般位于泥石流沟的中游地段,多为峡谷地形,谷坡急陡,沟床纵比降大,多陡坎或跌水。
泥石流堆积区:是泥石流固体物质停积地段,位于泥石流沟的下游,多呈扇形或锥形,大小石块混杂堆积,地面垄岗起伏,坎坷不平。
(图示:Ⅰ.泥石流形成区;Ⅱ. 泥石流流通区;Ⅲ.泥石流堆积区 ;Ⅳ.泥石流堵塞大河而形成的湖。
1. 流域界线 ;2. 分区界线;3. 无水沟床;4. 有水沟床;5. 峡谷)
(2)山坡型泥石流沟
山坡型泥石流一般指发育在尚未形成明显沟谷的山体上的小型或微型泥石流。
山坡型泥石流通常发育在坡度陡峻(20~40°),坡面较长,较为平整,坡积层较薄(一般<3m),下伏基岩透水性较差的斜坡上。泥石流形成区发育在斜坡的中、上部有一定汇水条件的凹型坡面。
山坡型泥石流规模较小,流域面积一般≤0.4km2,堆积物多为一次性搬运,泥沙输移量为数10m3至数1000m3。
山坡型泥石流形态图
(图示:1.残坡积层;2.崩塌后壁;3.崩塌及泥石流形成区;4.泥石流流通区;5.泥石流堆积区;6.基岩)
通常,在我国,暴雨是诱发泥石流的主要因素,其次为冰雪融水。
另外,人类对山地环境的破坏常加剧山坡型泥石流的活动。如火灾后的林地、森林砍伐后的迹地、人工开挖的高边坡和弃土场、人工建筑物产生的集中水流出口等类斜坡都易于产生山坡型泥石流。
泥石流的发生时间有什么规律?
泥石流的发生时间主要与地震、暴雨的活动规律有关,有如下特点:
(1)泥石流的暴发时间明显受暴雨和地震活动规律影响,泥石流活动周期与暴雨活动周期基本一致。
(2)季风气候区降水与泥石流灾害多发季对应。我国东部和中部属季风气候区,季风带来的降水一般集中在5~10月,其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95%,暴雨集中在雨季,同时春、夏两季气温高也是大量冰雪融化的季节。与此对应的我国95%以上的泥石流灾害发生在5~10月,尤其集中在6~9月。
(3)我国夏秋多夜雨,导致泥石流夜发率高。据调查,灾害性泥石流,尤其是特大规模的灾害性泥石流大多数发生在夜间,南方地区以凌晨1点到8点时段内发生的泥石流次数最多。这个时段居民往往在家熟睡,泥石流突然暴发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泥石流来了怎么办?
居住在泥石流灾害高发区的居民在雨季应高度警惕泥石流的发生,随时注意当地气象部门在电台、电视台上发布的暴雨消息,当天降大雨或大暴雨时,一定要有人值班,一有情况及时叫醒睡觉的人,
当泥石流已发生,必须遵循泥石流运动的特点,迅速采取自救措施——
(1)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向泥石流沟两侧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切忌顺着泥石流前进方向奔跑;
(2)不要停留在坡度大,土层厚的凹处;不要上树躲避,因泥石流可扫除沿途一切障碍;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不要躲在陡峻山体下,防止坡面泥石流或崩塌的发生;
(3)长时间降雨或暴雨后不能马上返回危险区,泥石流常滞后于降雨暴发。
此次北京门头沟区的山洪泥石流爆发造成的伤亡还在持续统计中,希望本文能作为一个警示帖,为小伙伴们提供一些自救小贴士,毕竟生命可贵,可别因不了解这些灾害而浪费了宝贵的自救时间!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32 华西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35 联系邮箱: 920 891 263@qq.com